- 最后登录
- 2014-10-21
- 注册时间
- 2011-12-1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394243
- 纳金币
- -1
- 精华
- 0
|
电影技术不断革新,新3D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初成气候。2月13日,在与EFM(欧洲电影市场)繁忙的电影交易市场咫尺之遥的Gropius Mirror Restaurant,EFM论坛邀约业界专家,探讨“3D:持续创新亦或昙花一现?”。与会专家对3D的未来发展态度不一,他们并未对如何防止3D影片过剩提出有效建议,但他们认为:“只有非用3D技术不可拍摄的电影,才有必要用3D去拍”。
与会专家包括德国CinemaxX院线的Christian Gisy,英国公司Neue Road Films的总监Erwin M. Schmidt,,在中国拍摄3D电影《美猴王》的Keith Collea,以及Film & Music Entertainment的Sam Taylor,《Moderated b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journalist Scott Roxborough 。《好莱坞报道》记者Scott Roxborough担任主持。
在场专家梳理了3D电影的发展:“好莱坞用《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折服世界观众;独立电影亦步亦趋,曾拍摄《生化危机》的英国导演保罗-安德森执导3D版《三个火枪手》、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用3D技术完成《皮娜-鲍什》;本届柏林电影节选出4部电影入围不同单元……”
制片人、销售代理及发行商正在践行其用新3D技术开辟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并刺激了票房收入。But can the 3D boom last?在场专家也因所处领域的不同,分属支持与反对两大派系,他们就当下市场上出现的情况一一解析:如何解决3D电影在美国市场出现的疲软,如何挽救低品质3D影像导致的审美疲劳,他们也就3D热潮能持续多久、应加大3D技术研究投入还是观看设备投入等问题一一讨论。
来源:3D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