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0-23
- 注册时间
- 2011-7-19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81303
- 纳金币
- -1
- 精华
- 11
|
第二届网络游戏评论文化沙龙于2012年3月29日下午1点30分在北京大学举办。来自“网络游戏评论联盟”的成员以及游戏行业相关专家、媒体共计40余人将出席。活动议题共设置两个,分别为“对网络游戏竞技性的探讨及其对玩家的影响”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表现形式,哪些暴力应当受到限制”。
沙龙第一个要讨论的议题内容是:网络游戏竞技性探讨及其对玩家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佐斌进行了发言。以下为全文实录:
佐斌:我们也是一个参与者,应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互动。谈到竞技游戏,竞技性应该是游戏当中必不可少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的的本能和自然的心理需求,人多一个生命体活着就需要有两个价值,一是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不断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另外是我要是安全的,和我交往的人,我接触的物种对我的价值也能起到作用。所以这样一种自我价值的确认和构建友好关系,成为个体行为和个体行为存在很重要的动力。在竞技的游戏中很大程度上有玩家,心理学上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了确认,又过了一关,又得到了积分,又战胜了某一盘东西,每一次都是不断强化的自我肯定的心理形象,这样可以使他进一步从事游戏玩家的强化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单机游戏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只要有目标就可以进行自我竞技深入目标。网络游戏的出现增加了人际关系的因素,所以人们在网络上构建了新的社会心理系统。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网络又联系在一起,又把竞技的自我超越现实化了,不是处在设定的单机游戏的网络虚拟的角色中,而是一个现实的另外一个玩家进行对抗,所以现实性或者是仿真性的增强,又使竞技性得到强化。我觉得竞技性不是什么坏事情,因为没有竞争,人类也不会有进步,个体生命的潜能也不能得到激发,在竞技游戏过程中,我们建议对竞技时间段的控制,情节的控制要适合玩家,特别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玩家的心理、生理特点,特别是激烈性的竞技性过程中有一些缓冲,这样不至于长期处在自我激烈的竞技之中,对个人身心产生负面作用,这样网络游戏设计者可以通过一些程序加以控制。
来源:人民网-游戏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