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4-29
- 注册时间
- 2014-3-10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288
- 纳金币
- 1112
- 精华
- 8
|
从设备到服务
面对国内3d打印市场尚未启动的现状,一些企业也在卖设备之外,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如2012年2月成立的上海彩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就将自己的业务重点放在了零件修复上面。
“目前3D打印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市场认可度也比较低,所以我们选择了零件修复这一定位。”上海彩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欢说。
齐欢告诉记者,在工业领域,这种附加值高、值得修复的零件有很多。“凡是有摩擦、有损耗的零件,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修复。”
据齐欢介绍,传统的零件修复手段—电弧焊工艺的热量输入较大,而且无法精确控制,易造成零件变形及裂纹等问题。而3D打印技术则可以精确控制热量输入,并一点点将材料融化成型,成型后材料的强度也比较高。
目前彩石激光已经与国内某航空领域的客户签订了合同,将3D打印设备投入到客户的场地提供服务。此外,彩石激光还与一家石油钻井勘探服务商达成合作,通过3D打印技术为其进行零部件的修复。
周刚表示,滨湖机电也在尝试3D打印服务这一业务模式。一些买不起设备的企业,可以在滨湖机电的服务中心,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零件。
目前正在考虑将这一业务模式进行推广。“可能下一步会寻求合作,我们以装备的形式入股,然后在重点城市建立服务中心,承接周边的3D打印业务。”
“学院派”的贡献与挑战
中国的3D打印发展和国外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国从事3D打印技术研究的资源主要在高校,很多3D打印公司都是以学校的研发资源为依托成立的,因此被称为“学院派”。
而在国外,大企业在3D打印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美国的GE公司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均在3D打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目前,GE已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制造超声设备中的超声探头以及飞机发动机的零部件,西门子也开始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燃气轮机的金属零部件。
从历史发展来看,高校对于我国3D打印的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高校教师是中国3D打印技术的先锋,不仅成功进行了研发,而且是自主技术产业化的勇敢探索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表示。
更多3d打印技术资讯:http://www.narkii.com/club/forum-67-1.html
|
|